雙甕化糞池在歐洲已有100多年的使用歷史。***初用于積累肥料。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,化糞池對治理環境污染、保護水體起到了積極作用。
如今,由于大城市污水處理管網及配套建設日趨完備,化糞池為農業生產提供肥料的作用已基本消失,但在廣大農村,化糞池對改善居住環境仍十分重要。
雙甕化糞池功能:
1.臨時性儲存污泥,有機污泥進行厭氧腐化,熟化的有機污泥可作為農用肥料。
2.在化糞池厭氧腐化的工況環境中,殺滅蚊蠅蟲卵。
3.戶用化糞池可作為村鎮級污水處理廠的預處理系統。
4.生活污水的預處理(一級處理),沉淀雜質,并使大分子有機物水解,成為酸、醇等小分子有機物,改善后續的污水處理。
5.保障農村用戶的環境衛生,避免生活污水及污染物在居住環境的擴散。
雙甕化糞池性能:
模壓制品:生產效率高、貨源充足、分體式設計、占地面積小運輸方便
材料穩定:耐腐蝕、理化性能高、使用壽命長、無后期維護修繕費用
安裝便捷:現場安裝簡單快捷、不受雨水及地下水影響、可根據用戶實際情況進行串聯使用
安全衛生:三格設計、出水水質高、密封性能好、不滋生細菌蚊蠅等
使用壽命:使用年限30年,不泄露、不滲漏
雙甕漏斗式化糞池衛生廁所安裝簡要說明
1、挖坑和打底 根據地形和甕型,在廁所外與室內放置便器相對應的位置挖一個2.1*1.1*1.7m的坑,坑底用50-100mm的混凝土(或者100mm的水泥預制板)做基礎。
2、甕體組裝
①粘連封閉膠帶:清理結合面,單面膠沿下甕體內沿粘連,首尾結合處重合粘連20mm,均勻按壓。
②甕體對接:上下甕體定位銷交錯接觸,外沿對齊。
③自攻絲連接:先用對角緊固連接,再依次連接,以上下甕體無縫隙為準。
3、過糞管安裝
①甕體開孔
開孔原則:前甕入口要高于前甕出口;前甕出口和后甕入口處于同一水平面。
開孔尺寸:以甕頂部為基準面,開孔中心和甕頂部基準面距離如下:
前甕排氣口(開孔Φ75 ):開孔中心距甕頂80mm
前甕入糞口(開孔Φ125):開孔中心距甕頂180mm
前甕出糞口(開孔Φ125):開孔中心距甕頂200mm
后甕入糞口(開孔Φ125):開孔中心距甕頂200mm
②安裝密封圈:平整好膠圈,前甕進糞口膠圈傾斜角度朝上,其它安裝與水平平齊。
③管道安裝:切割平口管長500mm作為雙甕之間水平插入,700mm管作為前甕過糞管垂直插入,從前甕的中下部通過管道連接到后甕的中上部(倒L型),使之真正起到通過中層過糞液的作用。
4、甕體安放及回填
①直接把前甕和后甕都放進挖好的坑內,甕體低于地面。在前甕和后甕之間或便器與前甕之間,壘廁所墻時,要防止壓壞過(進)糞管。
②回填前,應在前、后甕加水至過糞口,便于回填夯實。
③填土應分三次進行,每次回填三分之一。用半干半濕的細土(***好采用細沙)人工采用木夯等輕型夯實工具逐層對稱夯實,并且嚴禁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所謂“水夯”法。逐層回填,直至地面水平為止,防止甕體塌陷、傾斜。要注意緊貼甕壁的土壤要細碎,不得使用淤泥、垃圾、凍土和磚渣,確保甕壁周圍受力均勻,達到經久耐用。
④回填完畢后立即對甕體周圍做高于路面的混凝土層,面積要求大于開挖面積,若未及時硬化應使用大于開挖面積的防水材料封蓋(防止雨水倒流入甕和填土層塌陷)。
⑤施工完畢后抽出前、后甕內部水至1/3處(便于糞便的發酵,也防止甕體變形)。
5、便器跟蓄水桶的安裝
① 安裝前先做閉水試驗,檢查便器跟蓄水筒是否漏水。
②在室內用磚修筑一個放置蹲便器的口,安裝便盆時,左右要平行,縱向要前高后低(5°傾角)以保證便盆沖水后不留積水,噴水嘴要對準便盆底部中心。
③蹲便器與甕蓋高差應為10cm左右,進糞管應不長于1m。
④便盆后端與墻距離應在20-25cm之間,寒冷地區應在便盆外部加保溫層。
⑤將蹲便器周圍先用細沙搗實,再用2公分水泥砂漿找平。
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國家技術的完善,農村也不斷的前進與發展,雙甕化糞池(Double urn septic tank)慢慢走近人們的生活領域,走近越來越多的農村家庭。為什么越來越多的農村家庭會使用雙甕化糞池(Double urn septic tank),究竟有什么益處呢?農村改廁廠家為我們普及雙甕化糞池使用的好處;
在農村,80%以上的傳染病都是由于廁所糞便污染和飲水不衛生的問題引起的,使用雙甕化糞池能有效的減少環境危害,便利、衛生、安全,提高了生活質量,促進農村發展。這種化糞池的存儲量大,清理便利,有效的減少清糞人員的工作次數。表面上雙甕化糞池(Double urn septic tank)都是儲存糞便的,其實甕的排糞程序分明,都各自具備不同的功能,相互合作使效果更好的發揮出來。一方面消除糞便污染帶來的霍亂、痢疾、傷寒、病毒性肝炎等腸道傳染病和寄生蟲病,另一方面增加農村群眾的衛生意識,無害化的糞便處理既積肥又清除了污染,為我們的生存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。